成长的孤独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读后感

这是一本来自,我认为晦涩难懂的作者的书,买了《尤利西斯》的实体书已经不止五年了,而我却从未能读完前两页,我是被那些评论而吓跑的。这本书并不容易,但是也应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是我仍旧带着错误的念头开始读这本书,标题中的艺术家的画像,让我以为主人公会是一个画家,我也知道这是一本又自传性质的书,所以我是带着一个疑问开始阅读的,那就是一个作家怎么会写一本自传,其中主人公是一个画家。我的错误是没有意识到作家也是艺术家,是文字和语言的艺术家。

这是一本意识流的小说,所有的内容应该都是通过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但是这个第三人称和大部分的第三人称都不一样,这个第三人称所描述的方法和内容都从主人公的视角上出发的,类似于在脑海里想自己,一个看似高于自己的人称,但是所有内容都逃不开自己的限制。所以所有章节中的语言风格都和那个章节中主人公的。当描述主人公童年的生活时,是一种幼稚儿童的描述,更加跳跃和纯真。而在少年时期,则处处充满了一种自大的无知,这种无知禁不起考验。等到了青年时期,主人公终于成熟,拥有一种骄傲,一种对自我认可的骄傲。

主人公斯蒂芬,出生在富庶之家,少年时期家境衰败,他拥有的是一个多变的童年,不断的变换住处。斯蒂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世界,童年时目睹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和他的家庭一样,这种独立运动,在斯蒂芬的眼里也逐渐衰弱,到最后这个国家并不值得被拯救,于是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选择从外部来观察祖国。

成长中,家庭、民族、国家和宗教在斯蒂芬中的重量逐渐变重,但是到青年时这些在斯蒂芬的生命中应该已经失去了影响力。童年时期凭借家庭,斯蒂芬可以依赖于家庭,逃避那苛刻的求学生涯。在少年时期,斯蒂芬萌发的性欲可以依赖于自己的想象和妓女(社会)进行排解。而在为自己犯下的道德罪行而痛苦不堪的时候,他依赖着宗教对自己进行慰藉和缓解。而当斯蒂芬的宗教信仰因为世俗力量而瓦解的时候,这些事物就不再对斯蒂芬产生了影响,在思考是否要成为一个牧师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人性是和宗教背离的,他终将堕落。他并不能感受到哪一种奇迹,宗教在他手中只是一种控制自己喷涌思绪的工具,而童年时期的封闭无法表达自我的生活,也让他对宗教产生了厌恶,以至于最后他都不肯以一种假装的形态参加宗教活动而和母亲产生争执。

从小到大,斯蒂芬见证了多少爱尔兰的英雄被抛弃,被人民抛弃,被宗教所鄙夷。他内心仍旧是热爱着爱尔兰,他认为他说着的英语是敌人的语言,他们被外国人所统治着。他和一个牧师讨论词语的不同意义的时候,他用通盘(Tundish)来指代一个牧师用漏斗(funnel)指代的物件,通盘来自古英语,而漏斗则是法语的外来语,很可能爱尔兰的文化早就被英国的文化所渗透了。

看似斯蒂芬不再受到国家、宗教的影响,但是斯蒂芬仍旧是承载着这一切,只不过一切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了,他追寻的是一种内心的国家,一种内心的宗教,他人口中的国家和宗教不再是他的标准,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些一切实际上组成了他的翅膀,他借以飞出世界。

斯蒂芬最后成了一个青年艺术家,但是这个艺术家并不一定是一个伟大或者出名的艺术家,这并不是他的目标,他的未来仍旧充满可能,他的翅膀很可能会被折断,而他也很可能一事无成。斯蒂芬和那些追逐自己梦想的人并没有差别,这是一条艰险的道路,这并不是一条稳定而美好的路径。这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路上很可能不会有同伴,走到最后甚至自己也会怀疑自己。我很想说我也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上,虽然我能在斯蒂芬身上看见自己,但是很可惜我只是逃避。

这是一本真实的书,既然有着自传性质,那么坐着的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多少内心的黑暗自己都无法提起,而作者却能够将这其中的历程进行剖析,这种真实是我在记录的时候所力求的,但是很可惜我并没有这样的勇气,我暂时还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