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阶级的挣扎

《红与黑》-- 司汤达 读后感

《红与黑》就是一个年轻帅气的男人和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相恋的,最后死去的故事。男主角于连是木匠的儿子,热爱拿破仑,爱上的两个女子都是贵族,最初的爱恋并非是那种伟大的爱情,征服女人是于连虚荣心的一种象征,但是于连仍旧产生了爱恋。于连精心设计捕获了玛娣儿特的美人心,但是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他才意识到人生最后阶段,虚假和伪装没有意义的,于是他才意识到自己更爱的是那个瑞那夫人。

于连不是一个伟光正的人,不断的诱使和操纵女子爱上自己,实际上不只是女子,他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正是这样的行为,他从一个木匠的儿子,最后几乎成为了一个贵族。但是于连是痛恨这种行为的,他一边鄙视阶级低的人,一边又仇视贵族,他自身有着一种分裂的挣扎,一边逃避自己出生的阶级,一边又抗拒自己奔向的阶级。他是被社会撕裂的人,于连有着各种各样的机会,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他可以成为一个精明的木材商,也可以成为一个博学的教师,或者在军队中建功立业,亦或在教会中成长,甚至成为社会的上层贵族。但是于连对每一个选择都不满意,他对现实并不认同,每一个角色他都能扮演的很好,但是于连是不想演戏的,爱情仿佛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出路。在爱情中于连可以扮演每一个角色,但是同时他也可以是真实的。但是爱情总是会遇见现实,和瑞那妇人的爱情因为嫉妒而破裂,而和玛娣儿特的爱情则又因为阶级的差距和破裂,现实的拉扯破坏了于连的爱情。于连无法选择任意一个角色,最终他的结局只有死亡。

于连本质上是一个浪漫的人,假如生活在21世纪,他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勾搭有夫之妇是为社会所不齿的,但于连却年轻就失去生命。瑞那夫人是可怜的,她的爱意和挣扎是真实的,最后她虽然信守了诺言,但是仍旧失去了生命。于连在生命的最后,虽然即将死亡,但是他看见人生的真谛,也意识到自己的爱恋是真实的,所以于连虽然是悲剧收场,但是于连的寻找和挣扎在某种程度上是圆满了。而玛娣儿特最终也获得了自己想象和期望中那种凄美的爱情,玛娣儿特追求的真是这种悲剧的爱情。

即使是19世纪的书,放到现在只让我觉得司汤达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实在是高明。于连的内心是想要成为英雄的,最后法庭上的那一番英雄式的陈词更是极具煽动。但是回到地牢,他又向瑞那妇人吐露了自己内心的懦弱和胆怯。我很容易就在于连中看见自己,对美色和权力的渴望,但是又对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的不满,于连是复杂的,玛娣儿特也是复杂的,正如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不应该以简单的对错来评判于连,我希望自己也能有于连那种为爱的激情,那种少年爱人的美丽。每次看见于连对爱情的胡思乱想,对细节的心神不宁,我就想起自己的爱恋,而于连那一种为爱牺牲的勇敢,我也想起自己那些为爱生出的荒唐年头,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两百年后还有人在读《红与黑》的原因吧。